【WFH後日常】#01. 機能衣品

攝影師:Klaus Nielsen,連結:Pexels


如果在幾年過後回想,人們大概很難忽略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影響,尤其是很多因應疫情而改變的生活習慣。在家工作雖然自在也考驗著自律,居家辦公不若公司享有公用空調,在溽熱的夏天裡汗水涔涔,總是讓人難以專注。

WFH的午後,高溫的北部大廈像個刮著熱風的小爐,煨煮著我的耐心,揮汗淋漓。或許是心理作祟,總覺得悶熱的空間裡還有部分是來自電子產品的高溫,筆電、手機與電器插座好像默默揮發著熱情。慢慢的,我開始穿著機能衣品充作居家服,重新整理了從前練球、登山的排汗衫,逐漸汰除其他老舊的衣物。

「機能」大概是我近年的衣櫃哲學。

台灣是機能布料的王國,許多機能材質是來自寶特瓶或咖啡渣的再生禮物。在家工作除了要應付捨不得開啟空調的白天時光,還得面對洗衣、晾衣的例行庶務。於是,機能布料的快乾特性就成為這段時間最美好的優點,脫水之後不久,就等於省時省力地完成多項家事。

還記得以前的排汗衫總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剪裁,尷尬的衣長寬幅,顯得不夠俐落;如今可是連上班族合身襯衫都講究吸濕排汗、除臭快乾,混合材質的應用開闢了不同的機能潮流。

除了機能布料之外,我對於棉麻織品的喜愛也漸漸萌發。麻料與棉麻混紡的質感不同於機能布料的複合材質,更顯現出一種溫厚的質地。惟有天然纖維易皺、有賴熨燙照料的特質稍是缺憾,只是,在家時間長了,節省下來的時間熨燙衣物,也就成為觀照自我的疫情片刻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談最簡單的工夫 訪北港神山堂陳明洲司阜

博物館漫畫出版:圖文轉譯經驗

807公車直達 大板根與滿月圓一路雙饗